
金東紙業(江蘇)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王自力
10月26日,香港印藝學會帶領一眾印刷業界人士前往金東紙業(江蘇)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金東紙業),參觀車速達世界紀錄之造紙機,了解這家世界上其中一間單廠規模最大的銅版紙生產企業。本會藉此機會,邀請總經理王自力(王總)接受訪問,了解金東紙業如何面對國家環保政策,透過林、漿、紙一體化實現綠色循環產業;同時分享經營及管理心得。希望透過訪問,讓讀者更了解與印刷行業息息相關的造紙業。
文/部分圖片‧郭曉君 圖‧金東紙業
以林、漿、紙一體化實現綠色循環產業
國家近年大力執行環保政策,逐步淘汰未能達標之生產商。此行訪問,筆者最關注的莫過於市場在政策底下的反應如何;金東紙業如何應對這門環保課題。
王自力總經理(王總)回應指,隨著環保政策日趨嚴厲,特別是對水與氣體排放等設備的監管特別嚴格,市場只會留下更符合生態環保的造紙生產商,供給印刷廠與出版社更環保的印刷原材料,印刷廠及出版社也會生產出更環保的產品,提供予消費者。因此,近來國內市場的心態亦跟著轉變,環保意識進一步增強,印刷行業綠色發展理念已成為全行業的發展共識。
在這發展理念底下,綠色原材料在印刷市場之佔有率正顯著提升。而客戶的要求各異,例如有些客戶要求生產用的紙漿要通過森林認證;亦有些出版商所出版的兒童刊物要求紙張產品通過中國環境標誌(Ⅱ型)產品認證;為了回應市場要求,金東紙業早於2007年就通過了PEFC產銷監管鏈 (PEFC-COC)認證,而CFCC(中國森林認證體系)與PEFC已實現互認,意味著國內外以及香港的印刷商、出版商等企業,將會有更多元化採購環保紙品的選擇。2011年金東紙業更通過了中國環境標誌(Ⅱ型)產品認證;2013年則進入中國印協的《綠色原輔材料目錄》。
王總補充道,金東是最早將綠色造紙理念引入到中國的造紙企業,從植林、製漿、造紙,做到自給自足,通過林、漿、紙一體化,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綠色循環產業。整個生產鏈的管控從源頭著手,只會挑選合乎環保要求的原材料供應商;確保原材料產自合規格來源。同時,除了原材料的選擇,金東紙業研發中心在產品設計中更會考慮到能源、環境影響等屬性;兼顧節能、低碳等各方面,從產品的孕育階段即開始遵循環保原則,推出一系列可持續發展的紙品。

金光集團(APP)的願景是透過林漿紙一體化,打造世界最大、最強的綠色循環產業。
既然要實現「綠色循環產業」,除了硬體配合,培養員工的環保意識尤為重要。不少企業對此感到苦惱,而王總就此向我們分享金東紙業的成功經驗:「我們一直教育員工環保是企業生存的根本,節能、降耗、減排也能直接帶來經濟效益。不僅研發人員在新產品設計時首先考慮綠色環保方向,生產技術人員在現場也非常重視治理設備的『跑冒滴漏』情況,做好清潔生產。」

金東紙業綠化工作貫徹「以綠為主,點線面結合,喬灌花草相組合」原則,設計優化的人工植物群落,充分利用放流水灌溉綠地,創造良好的廠區生態環境,目前廠區綠化覆蓋率已達63%,共61萬餘株花木,品種高達逾60種。
推動環保過程難免遇上困難,但金東紙業視之為有利的經驗,並從中提升員工的環保意識。王總回憶道:「並不是所有的生產過程都能與環保建設完美配合。2014年,金東投入2億多元完成鍋爐脫硫脫硝改造,進行廢氣治理。當時有SCR和SNCR兩種脫硝技術,前者效率更高,但因為我們鍋爐空間的限制,只能選擇後者。此外,我們有生產食品級包裝用銅版紙,每年夏天都要與蚊蟲鬥爭,避免蚊蟲進入廠房而將其捲壓入紙。因此我們投資上百萬元進行防蚊措施,室外覆蓋空閒草地、清理車間周邊水溝、噴藥殺蟲等;廠房入口設置防護罩和雙隔門;室內則加設防蚊燈及在複捲機外罩上大蚊帳等。複捲機生產作業與大蚊帳開合肯定存在不便利的情況,為此員工要忍受環保措施可能帶來的不便影響。我們亦藉此機會教育我們的員工提高環保意識,認清生產和環保的順位關係。」
對於要符合國家環保政策,王總認為只要跟隨政府的指引,其實亦不難通過。金東紙業更視環保發展為首要的社會責任。從2005年開始,公司在國內率先發佈了《企業環境報告書》,2007年又改版為內容更加科學、豐富的《金東紙業社會責任報告書》,並連續12年發佈,令企業資訊透明化及公開化,以供社會各界監督。王總坦言:「企業在環保發展方面,轉型初期需要大量投資,成本甚高,而且回報並非一朝一夕便可預見;不過,企業應權衡輕重,負起社會責任,同時了解環保政策是勢在必行的行業趨勢。」

參觀當日,金東紙業向我們派發《金東紙業社會責任報告書2017》,展示集團高度透明化,且完善的環保生產措施。

金東紙業的環保工作十分成熟,廢水可養魚、煙囪不冒黑煙,被形容為一座花園式的生態造紙企業。

金東紙業廠區內設環保公園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作為管理層,如何同時管理數千員工,實為一大學問。王總表示:「首先要建立一個良好的管理制度,做到公平、公正、公開;管理層亦要以身作則,把團隊帶好。而員工亦要認同公司的企業文化和設定的管理制度,才能實現高效管理。APP集團總裁以奧林匹克精神作藍本,制定一套管理體系(Management By Olympic System, MBOS),金東紙業亦跟隨其後,透過具挑戰性的目標及採取各種措施激發員工的奮鬥精神,希望為公司注入強大活力。此外,亦會透過個人績效表現及團隊指標競賽,分別進行獎勵,同時全面推行各類組織變革、流程優化工作,提高團隊的整體競爭力和執行效率。王總分享道,在執行組織變革過程中,管理層一直提倡『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通過為員工開辦各種技能培訓班,使員工在離職前掌握更多『(捕)漁』的本領,增強員工的競爭力。在公司管理層的積極鼓勵下,部分離職員工更走上自主創業之路。公司不時會將部份業務外判給這些已離職的自主創業員工,讓他們展示在職時所學,發揮個人專長。」

金東紙業主張團隊奮鬥,圖左為金東紙機奮鬥者班成員、圖右為金東塗佈機奮鬥者班成員。

金東紙業主張團隊奮鬥,圖左為金東紙機奮鬥者班成員、圖右為金東塗佈機奮鬥者班成員。
對外,金東紙業努力成為客戶首選,打造「贏」的文化,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成為贏家。首要目標是實現可持續盈利性增長;其後,憑著內部管理為員工提供理想的工作環境,從而凝聚團隊士氣以提升工作效率,讓客戶信賴度和滿意度提高,自然會得到社會與客戶的認同。總而言之,「以文化助推管理,以管理提升效益」,正是金東紙業不斷進步,為建立百年品牌的目標奠下基石。

金東紙業20週年廠慶慶典

金東紙業員工
全面品質管控、提供個性化產品,滿足不同客戶需求
除了軟性的措施,以員工帶動生產外,硬性的品質監控對於從事工業生產的企業而言亦十分重要。尤其像金東紙業一樣具規模的企業,共有三條生產線,每天生產量驚人,為世界上單廠規模最大的銅版紙生產企業之一;如何維持生產質量,教人十分好奇。王總表示,除了上述提及對合作夥伴的選擇外,建立全面品質管制系統(TQM)以進行品質監控是十分重要。金東紙業由原材料、造紙工藝及配方,均有一系列穩定的制程條件,在固定的生產條件及系統監控下,若生產過程中遇上影響質量的問題前,系統會提前預警,超過波動更會立即警示。同時,企業購置了國際先進的檢驗設備(如AUTOLINE、WIS紙病線上偵測等),通過線上檢驗、自主檢驗、品管檢驗進行全過程品質管控。同時工廠要求相關人員必須嚴守品質管理系統的各項規定,以保證產品質量滿足客戶要求。此外,內部更建立十多個通訊群組,讓相關人員可即時溝通並解決問題。

金東的塗佈紙機

金東紙機規模龐大
金東紙業提倡「客户至上」的精神,為適應個性化的印刷市場趨勢,公司透過藍天行動、技術行銷、小A課堂等客戶服務活動,深入瞭解客戶工藝,而實驗室開發更加貼合客戶工藝的品質驗證方法,保證紙張品質能滿足客戶需求;同時,更會提供個性化之服務與產品,以滿足不同客戶需求。

王自力總經理接受本會總幹事黃令真訪問
未來願景:繼續進行產品結構的優化
訪問尾聲,王總向我們分享金東紙業未來的發展計劃:「受電子閱讀的衝擊,文化用紙的需求正在下降,金東抓緊這個趨勢,正持續進行產品的轉型及升級:一方面是向包裝用紙發展,隨著環保政策和民眾意識的提升,越來越多民眾意識到塑膠包裝對環境的危害,金東洞悉市場趨勢,於數年前推出手挽袋專用紙,產品更被多個國際品牌選用;另一方面是向標籤類紙張進發,推出了乳酪標紙及醬油標紙,一推出即廣受客戶歡迎;我們將繼續加強開拓上述領域。未來金東將挑戰更新的方向,逐步開發與紡織、包裝及綠色環保印刷等相關的領域。」眼看金東紙業在強化產品結構的同時,及對可持續發展之決心,作為造紙業的領導者,必定能為這傳統工業打造嶄新的面貌。

金東紙業全景
後記
訪問過程中,一直感受到王總以奮鬥者為本的管理原則,他把產品與優化廠房的成功歸功於前線員工的通力合作。相信如此人性化的管理心態,以及持續實現綠色循環產業的生產方針,定能為金東紙業長遠發展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