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貿易發展局服務業拓展總監古靜敏(Jenny)接受本會主席蔡榮照訪問
作為亞洲服務業主導程度數一數二的經濟體系,香港服務業發展成熟,透過提供多元化的服務,助力海外企業拓展亞洲市場特別是中國內地市場,同時協助內地企業走出去進軍海外,香港貿易發展局(HKTDC)在這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宣傳香港作為雙向投資及商貿樞紐的優勢。
香港印藝學會是次特意訪問香港貿易發展局服務業拓展總監古靜敏(Jenny),了解HKTDC多年來對外推廣香港創意產業、對於香港在國際市場角色轉變的看法;同時交流如何進一步協助香港企業進行創新升級,持續發展。
文‧郭曉君 圖‧香港貿易發展局
擴展全球網絡
貿發局於1966年成立,早在八十年代,該局已經洞悉到內地市場的巨大發展潛力,開始着手建立關係網絡,希望成為香港企業與內地省市政府之間的溝通橋樑,協助港商拓展內地市場。此外,貿發局亦放眼全球商機,在國際主要商業城市設點,協助聯繫當地政府及商貿團體,以及籌組推廣活動,至今在世界各地共有50個辦事處及顧問辦事處,其中13個位於內地。
舉辦展覽和會議,以及組織商貿交流和考察活動為HKTDC的強項,在2017/18年度,機構每年在全球舉辦超過310項貿易展覽及推廣活動、逾610項交流會或外訪團,以及接待670多個訪港貿易團,協助香港中小企聯繫全球業務夥伴。適逢近年香港特區政府大力推動創意產業,希望企業能建立自家品牌,尋找商機;HKTDC進一步運用其遍佈全球的商業網絡,創辦多項大型商貿展覽會,協助各行各業拓展商機,例如於1997年首辦的香港國際影視展(FILMART)、2003年開辦的香港國際授權展(Hong Kong International Licensing Show)、2005年第一次舉行的設計及創新科技博覽(現已易名為DesignInspire)等。針對印藝行業所需,貿發局亦每年在港舉辦香港國際印刷及包裝展(Hong Kong International Printing & Packaging Fair)和香港禮品及贈品展(Hong Kong Gifts & Premium Fair)等,吸引一眾香港、內地及海外展商、買家及投資者參與,共商合作機會。
未雨綢繆‧籌辦活動的背後故事
相信大部分讀者都參加過HKTDC在香港或內地舉行的活動,並欣賞他們的組織力和執行力,令活動井然有序,順利舉行。本會希望藉此機會,了解該局的成功之道。
雖然一般內地活動為期只有短短數天,但主辦機構往往需要用上近一年時間籌備。以今年7月舉行的香港創意營商日(Hong Kong Creativity in Business,HKCIB) 湖南長沙及醴陵站為例,HKTDC早於去年6月已開始着手計劃,召開內部會議討論活動方向與行程,希望活動盡善盡美。
不過,由於兩地文化不同,HKTDC也曾面對不少困難。有一次HKCIB活動,團隊曾邀請一家餐飲集團負責人與香港企業進行商業配對活動,當時負責人已口頭答應;但於活動開始前不久,由於負責人兒子接替了集團的管理工作,竟以沒有興趣為由拒絕了HKTDC的合作提案。為了促成香港創意公司與該集團合作的機會,HKTDC團隊花費了不少時間進行遊說,甚至多次登門拜訪,方能改變對方心意,令活動順利進行。經歷籌備活動時遇到的種種困難,HKTDC團隊更能體會後端工作的重要。Jenny在訪問中亦多次強調建立全球網絡的重要性,並總結多年經驗,認為聘請當地人專責聯繫工作,往往更加事半功倍。
香港於國際市場的角色轉變
回顧HKTDC多年舉辦大型展覽的經驗,Jenny留意到香港企業角色與所提供之服務在過去二十年大幅轉變。她以FILMART為例,向我們解釋:「香港回歸,FILMART初試啼聲,規模日漸擴大,現已成為亞洲最大的影視展,是業內人士不容錯過的商貿平台。展覽舉行初期,由於內地影視業尚在發展中,企業會來港尋找合適服務及影片供應商;現時行業已然發展成熟,企業變成參展商,來港宣傳自家製作的節目內容,尋找買家及合作商機。內地電視台及網絡平台會在此平台購買世界各地影視節目的播放權、製作動畫的公司則會尋找授權機會等。」
她續指,香港與內地的合作模式已經改變。HKTDC於2011年初次舉行SmartHK「轉型升級‧香港博覽」的時候,內地正值「十二五規劃」期間,積極推動企業「升級‧轉型」的概念。以印刷行業為例,當時有不少企業轉型發展包裝印刷、設計等業務。經過數年時間,這些企業已提供了由印前工作、承印與印後包裝等「一條龍服務」;而內地廠家在這數年間由於技術提升,對於香港企業的服務要求亦有所提升。
及至2016年,HKTDC亦因應環球和區內經濟發展和政策的最新趨勢及業界需求,把活動轉型為「創新升級‧香港論壇」,活動以論壇及主題研討會為主,推廣香港服務業的優勢。同時為回應「十三五規劃」中國家提出「創新」的重點發展理念,今年5月在杭州舉行的SmartHK首設「SMART + 科創企業對接會」,推動香港科創項目與浙江省和杭州市的資本及市場對接,包括大數據、人工智慧、金融科技、智慧城市、醫療科技等。大會亦在現場安排了266場商貿配對會議,促進浙港企業合作。近年,內地企業多元發展業務,除了生產外,亦涉足零售,以及創新、科技、技術研發等高端工作,反映了香港企業的合作對象與合作模式均需作出轉變。
Jenny認為,香港的最大優勢是具備強大的國際關係網絡,若能與積極拓展海外市場的內地企業合作,定能從中發掘嶄新商機。因此,「創新」為香港企業目前必需踏出的一步;惟有改變,方能適應市場,持續發展。

香港貿發局每年舉辦一至兩次香港創意營商日考察團,深受業界歡迎。Jenny指把考察地點擴展至內地二、三線城市,務求讓製造業、服務業與創意業等不同領域的行業人士相互了解,把握新商機。

2016年起,SmartHK轉型為「創新升級‧香港論壇」,改以論壇及主題研討會作主導,直接向企業傳遞營商資訊,更有效推廣香港服務業優勢。
進行市場推廣,抓緊企業的成功要領
Jenny同時提到市場推廣對於企業創新的重要性。企業能夠取得成功主要依靠兩大要素:微笑定理(Smile Curve)的兩端―技術增值及建立品牌。HKTDC每年舉辦不少設計、科技相關的活動,卻一直未有與市場推廣相關的旗艦活動。有見及此,該局在今年3月首次舉辦了MarketingPulse論壇,邀請市場上頂尖品牌、廣告達人與網路紅人(KOL)作分享,探討亞洲市場營銷新趨勢,協助企業抓緊發展品牌的成功之道。

為了傳遞品牌策略及市場推廣資訊,HKTDC於2018年舉辦了首屆MarketingPulse活動,邀請40位國際品牌及營銷專家蒞臨演講,包括樂高集團(LEGO)、MUJI、REBECCA MINKOFF、Airbnb China、Twitter、新浪微博等。
活動亦網羅近20間企業參展,分別從事新媒體廣告營銷、內容營銷、搜尋引擎最佳化(SEO)、數據主導的市場營銷方案、客戶服務平台和人工智能平台等,提供創新的營銷策略、技術及解決方案,展示香港在市場營銷方面的實力。Jenny肯定了香港企業技術含量之高,相信只要繼續提供多元服務,與世界各地的品牌及零售商合作,定能吸引更多外國買家及投資者。

HKCIB活動除了參觀行程外,更安排了一對一的商業配對活動,協助香港企業尋找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