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老朋友台北國際印刷機材展陳政雄執行長之邀,筆者在9月18日早上到達台北,接受為期5天參觀展會及訪問台灣印刷與印刷設備企業訪問記者團之參訪邀約,這也是該展會第一次舉行如此盛大的六國記者參訪團之活動,本會執委公關總監林和安、會員李育才參與其中。另外,香港印藝學會主席蔡榮照、第二副主席蔣焯鵬與名譽主席崔建昌亦一同出席第17屆台北國際印刷機材展(TIGAX 18),並順道拜訪參訪台灣同業,增進兩地交流。由於行程眾多,是次考察見聞將以上下兩期形式連載。

林家俊秘書長前來接機
9月18日
9月18日,筆者一早到達台北機場,姊妹會台灣中華印刷科技學會林家俊秘書長前來迎接。在中華印刷科技學會葉振璧理事長、黃義盛名譽理事長等人的陪同下,筆者前往本會名譽顧問、台灣印刷泰斗李興才教授家中進行拜訪。李教授已屆93高壽,老當益壯,桃李滿門,對促進「兩岸印刷交流」和「印刷博物館」的籌建都貢獻良多,是印刷人的楷模。

與李興才教授(中)合影

科樂副董事長賴松喜介紹工廠流程 晚上,TIGAX陳政雄執行長招待各位應邀前來的業界兄弟到酒店晚飯,六國記者歡聚一堂,預祝展會取得圓滿成功!

台北國際印刷機材展陳政雄執行長為兩岸四地記者接風
9月19日
2018年9月19日,記者團共參訪了四家台灣公司:
1. 參訪「財順機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19日一早,由印研中心湯圭民協理、印刷人雜誌社陳國烈特約記者陪同下,記者團前往樹林參觀擁有50年歷史的財順機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SBL,下稱財順)。財順為生產製盒設備、糊盒機的廠家,借著絕對高質量的機械製造與優良的售後服務,產品成功行銷世界四十餘國。十多年前藉著海德堡印刷機公司ODM助力下,以海德堡公司品牌行銷十多年,可見受信賴程度。廠地約2萬多坪米,廠房1.5萬多坪米。除模切機外,更有去廢及燙箔連線機器,糊盒機在品質、效率上均十分快速精確。在製造廠參觀模切機最核心的300噸模切沖壓的驅動渦輪時,發現不僅用上最好材質,更由非常具經驗的技師調校,加上使用冷卻的潤滑油系統,可保長年精準加工,不會有差異。財順公司產能龐大,由820、1060到1450各種尺寸都應有盡有,備品充足,售後服務完善,所以幾十年來均獲得台灣最頂級用家信賴。工廠內約有二十部模切機組裝及十部糊盒機,同行的俄羅斯記者亞歷山大,在剛送上卡車的模切機、糊盒機外箱上,看到他熟知的包材企業公司名字,頓覺分外巧合。

參訪團參觀財順機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後全體合影
2. 參訪「喬羽彩色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記者團接著南下到桃園平鎮參訪喬羽彩色印刷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喬羽),這家包裝材料生產公司已有近40年歷史,初期主要生產12寸黑膠唱片包裝彩盒印刷,後來改製卡帶匣、CD盒印刷,現時則集中在電子產品、高端商品的美術盒包裝生產。喬羽亦有印刷塑膠IC卡片,卡片以UV固化為主,在二十年前十分流行;現在除了四色之外,特別色的使用亦十分普遍。因此,在七、八部高寶平印機中,便有一台UV七色機、三台六色機連上光油裝置。在生產紙盒時,除上光油之外,也有覆膜、燙箔及模切等加工,廠內三台財順模切機,分別在十多年內買進,並有多部糊盒成型機。廠房挑高設計,可供高達九米的設備使用,進行自動倉儲系統管理也很理想。除了包裝盒之外,喬羽也承接書冊、說明書生產,並使用了三十年高寶印刷機。在十多年前新廠成立時,高寶公司贈送了一部一百多年前的高寶大尺寸全張平印機予喬羽,十分稀有珍貴。喬羽為130多名員工的包材印刷廠,在色彩管理及特別色調墨、UV在各式各樣媒材上呈現,俱富有特色;憑著高品質服務及技術令不少產品外銷至日本著名公司作包裝材料使用。

參訪喬羽彩色印刷股份有限公司,陳董事長向記者展示列印樣張。
3. 參訪「山水彩色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中午回新北市三重幸沄海鮮會館用餐,下午2時到達中和山水彩色印刷股份有限公司參訪(下稱山水印)。這是一家十分創新多元的印刷公司,有大尺寸(3.2 × 1.6米)愛克發數碼UV噴墨機,不只能在珍珠板、瓦通紙打印,更能噴印在大尺寸光柵板上。現場有一1.2 × 1.5米大型直升機作品,從正面看可看到直升機正面;從右側看,又能看見右側層次變化機身,從左看也同樣有三、四層次的角度機身,十分有創意。其他風景、花卉等圖像的3D作品自不在話下。接待的吳文和廠長,以他在印刷科技研究所的資歷並一直努力下,終獲大學理學博士學位,十分不容易。山水印在鄭董事長領導授權之下,成為一家既是生產,也有深入研發能量的包材印刷公司。在數碼印刷方面,山水印刷另有柯達Nexpress的五色電子成像數碼列印設備,他們利用Nexpress的第五座列印單元做O、G、V不同色變化,在三者中選擇其一作為Pantone色擴展。CTP具5080 dpi,做600線無水平版輸出,用Koenig & Bauer Genius 52印刷機,做光柵板上立體、變化體的四色及白墨印刷。在印刷機方面,山水共有七部海德堡平印機,以六色加上光油為主,也有七色加上光油的設備機器,更包括UV鑄紋的加工設備。山水在挑選印刷機品質方面十分嚴謹,由於承接的工作大多高端挑剔、具挑戰性,上光、裱膜後加工,並有UV局部上光的網版印刷,加上研發中的凹印,除了凸印之外則各版式及數碼印刷技術一一齊備。由於共有模切及糊盒三套系統,需要大量人力,所以公司有140多人集中處理後加工工序。在山水看到以學理出身的印刷工作者,在太陽能發電、減少VOCs排放;同時做好污染防治工作,尤其於VOCs排放及吸收處理活性碳等工作上十分努力。

參訪山水印刷股份有限公司全體合影留念
4. 參訪「財團法人印刷創新科技研究發展中心」
一天四廠最後一站來到1992年成立的財團法人印刷創新科技印刷研究中心,由台灣經濟部工業局、台灣區印刷暨機器材料工業同業公會合力捐助籌設,主要協助印刷業標準化及科研工作,洪秀文特助向記者團介紹研究中心在色彩、噴墨列印的應用,尤其陶瓷噴墨列印的窯變色彩再現,十分創新;在3D列印有自己粉體烤漆、使用膠合玻璃及最新紙基材的3D全彩疊層成型列印。在G7及色彩標準研究方面,研究中心在印刷品質、安定提升方面皆有深入研發。在台北資通組進行相片書輸出、小量相片列印及設計人才培訓;在高雄有R7的文創研發及一般專業人士、學生教育,銜接學校及產業,減低學用落差……一個60多人的研究中心,二十多年來對產業合作及技術傳承上甚具績效。

參訪財團法人印刷創新科技研究發展中心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