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rint從2001年開始,為眾多不同類別的客戶提供紙品印刷服務。e-print透過其於香港的廣泛銷售渠道、完善的資訊科技基礎設施及生產設施,向客戶提供方便、快速及優質的印刷服務,以針對性的市場策略及嶄新的營運概念,成功打破當時被視為「夕陽工業」的印刷業,摒棄固有傳統、以新思維一步一步發展,最後成為今天的上市公司。今期印藝月刊特別訪問了eprintGroup集團主席佘紹基先生(William She),了解e-print的發展歷程、業務範圍及近年的衍生投資項目。
文.張渼妍/圖.由受訪者提供
具前瞻性首推e-print網上管理系統
佘生向讀者道出成立e-print時的心路歷程:「故事從1989年前後說起。我在中國國內打滾了十多年,曾經遇過不少風雨,了解在內地營商的困難。直到2001年我決定回流香港開業,猶記得當時各行各業都愁眉苦臉,不少同行無法繼續經營,另有一部分決定將生產線搬移至內地,重新發展。但我卻擁有不一樣的想法,我一直覺得香港的營商環境並沒有大家想像中那麼困難,因此即使開業初期遇上911事件,也沒有改變我植根香港,在這片土地創業的決心。」
在千禧時代初,互聯網仍然不算普及至工業市場,當時幾乎沒有印刷廠以互聯網的形式接收訂單。佘生觀察到很多中小企希望印刷少量的宣傳單張卻無法找到門路,傳統印刷廠未必會承接印刷量小的訂單,即使願意價值也是不菲,這種生態無法真正滿足中小企的宣傳需求。佘生從中看到商機:「香港的中小企佔了商業市場的大多數,如果我有幸做到這些族群的訂單,絕對會是一門可觀的生意。我的經營概念是:一門成功的生意,是由無數的小訂單組成。」要達到這個理想,佘生事前也下了不少苦功,了解市場需求及科技的轉型方向。
佘生創立e-print之前,特意去台灣「取經」。當時台灣的印刷市場只有少數人能夠摒棄固有傳統,成功為印刷業務找到新契機。佘生與台灣同行溝通後,發現他們通過合版印刷,配合網絡下單而成功找到出路,他們執行一套有效的系統,能夠將生產貨期加快、成本減低。佘生回流香港後,決心從零開始,整合了在台灣吸取的資訊及技巧,正式於2001年成立保諾時網上印刷有限公司,也即是現在所有香港市民都熟悉及信賴的e-print。
與時並俱 改變印刷商經營模式
企業製作推廣及宣傳項目時,總離不開印刷及視訊媒體這兩大類別;隨著資訊及科技日漸發達,人們對這些需求更大為激增,尤其對可保存的印刷品更為渴求。e-print在開業時已特別引入全自動電腦出鋅製版機 ( CTP )及先進的高速印刷器材,再配合獨自研發的拼版軟件,成功地將製作成本、生產時間及印刷質量加以控制。在價錢上統一化及大眾化,使印刷業再不是高不可攀的工業。 佘生認為e-print的成功並不是始於顛覆傳統印刷市場,反而是網絡的興起改變了印刷商的營運模式,讓e-print自推出市場後大受中小企歡迎,此舉確是隨勢而行:「固有傳統模式仍然停留在傳統管理者的手上,e-print只是進行與時並進的改革,而第一點策略就是明碼實價。」佘生預料到互聯網的逐漸普及,印刷廠的價格很快會被公開於網絡及在市面流通,e-print的出現,除了讓中小型公司多了選擇,合版印刷的價格以及網絡下單的優勢同時發揮力量,影響傳統業界,為e-print帶來了不少新客源。不知不覺,e-print在企業及組織之間累積口碑,終以13年的時間,成功上市。
佘生表示,e-print現在及未來將會秉承當年「保證.承諾.守時」的宗旨去營運,積極保持競爭優勢。佘生認為,e-print一直備有強大的IT團隊,在重視用戶體驗的時代,將他們的意見應用於自身網絡系統的優化及進步,能夠讓e-print更快掌握市場脈搏。佘生深信這種營運結構,不是一般企業所能支援,競爭依然存在差異化,保持e-print獨特性。e-print致力在不同層面給予客戶信心及保證。佘生強調,e-print作為上市公司,這點在品牌經營上能夠為客戶作出最大的保證。
不斷開發新市場尋找創新的經營模式
近年很多企業都改為網上宣傳,佘生認為印刷這幾年印刷業界的確在不斷萎縮,對e-print的增長也會有些微影響。e-print依然尋找商機,運用自身多年累積的龐大客戶群,橫向發展了數個印刷新業務,不斷在市場中推陳出新:「2014年,我們推出了噴畫業務;2018年,我們更推出了禮品業務。我們的考慮點是,印刷、噴畫及禮品這三個業務的客戶類型都有相關性,推出這一連串的相關服務已能穩定不錯的市場佔有率。」至於關於整個e-print集團的持續發展,佘生一直不斷地尋找合適的投資項目,遇到任何能夠為集團帶來盈利的項目,他們均會考慮投資。
關於eprintGroup 集團旗下子公司e-banner的成功,佘生坦言跟e-banner的老闆傅生及Chris已經認識20年:「當年他們創立白己的噴畫公司。e-print以合作伙伴形式與他們合作,後來由於他們跟其他股東在業務發展及經營理念上產生分歧,最終分道揚鑣。我可以用一個類比說明e-print跟e-banner的合作關係,每個人各有專長,劉翔是專業跑手,為何需要教練?教練又為什麼不自己跑?教練也需要國家隊資源的支持。傅生早已是一位噴畫界的跑手及教練,e-print是他背後的支援隊伍,兩者合作,重奪噴畫市場,自然輕而易舉,這其實是天時地利人和組合而出來的成果。」 e-banner現時已經發展成接近 100名員工的專業團隊,及自行研發IT部門做e-banner的後備支援。
投資項目多樣化慧眼瞄準獨特商機
i.「桔梗」—台式文青風餐廳
「桔梗」位於旺角砵蘭街,目標客戶為年青客戶,提供舒適空間讓他們相約談天相聚。佘生補充:「桔梗這項投資項目是大膽嘗試,由於飲食業的競爭劇烈人所共知,我們先瞄準年青人的消費市場,鎖定「台式餐廳」這個目標,進軍香港巿場,從如何選址、購置、裝飾、廣告、管理,均由新一代年輕人構思,每天工作不少於14小時。」
佘生認為這類投資項目除了突破公司界限,也能幫助有志向的年輕老闆達成心願:「「桔梗」是一間擁有台灣特色、舒適空間及文青裝潢的餐廳,打卡位深受年青一代歡迎,在現時香港寸金尺土的環境下,一間充滿文青風而且環境寛敞的特式餐廳,絕對是時下年青人上佳的選擇。」
ii.Sakura Japan Property 專營日本房地產業務
Sakura房地產已成立2年多的時間,e-print特別委任了在日本投資市場極具經驗的專家作為Sakura CEO,並在短時間內培訓出一群專業的銷售團隊,務求創立良好的品牌形象。Sakura的特點為,大部分的房地產項目均直接對應當地發展商,為客戶提供第一手接觸最新資訊,此外,Sakura提供一站式的售前售後服務,包括招租及租務托管、移民投資、升學創業、法律諮詢等等。現時本港已經擁有 4 間分店。
2018 年成立了 Sakura Global,為的是有效發展日本以外的房地產市場。佘生解釋:「我們的專業服務在短期內已獲得不少口碑—在我們還未正式開發日本以外的市場前,無論透過門市、街客、Phone-in,甚至網站,客戶時常向我們查詢非日本的樓盤項目,而忠實客戶更指定要求我們提供一站式服務。正正如此,公司經過深思熟慮,2018年決定再下一城,開拓其他海外市場,包括:泰國、馬來西亞、杜拜、柬埔寨、歐美及澳洲等市場。的可能性是無窮的,我們會踏實完成已經開發的市場,再逐步往全球性房地產的目標進發。」
iii.「010」全新香港眼鏡業務
「010」眼鏡業務是顯現e-print集團業務多元化的最新業務。佘生認為眼鏡行業現時仍然停步於「固有傳統」階段,因此積極尋找新經營方式:「「驗眼」的過程中是業務最重要的一環。眼球內視網膜血管是我們唯一可以用肉眼觀察的血管。而本公司採用最先進儀器,以分析數據並評估客人血管風險,我們購入的意大利Eidon AF色彩共焦掃瞄儀—具有四千萬解像度掃描功能及視網膜圖像分析功能,於約數分鐘的時間內,檢查眼睛視網膜血管的變化,評估腦血管的情況,再檢查視網膜血管是否出現收窄、出血、阻塞或捲曲等特徵去評估中風風險給客人參考,在配眼鏡的同時亦提供病變數據予我們的客人,服務範圍耳目一新。」
眼鏡讓靈魂之窗重獲清晰視野,而配戴眼鏡對不同客戶都有不同需求及考慮,從小孩到老年人、從實用到潮流,款式各有所需。佘生點出:「你會看到不同年齡層的受眾,眼鏡變得殘破卻不願意更換,正是由於當初的產品沒有合理價格。「010」價廉物美的方針,其實正正跟 e-print 當年以「明碼實價」的方式一樣,以價格得到客戶支持,這也是「010」回饋社會的經營手法。」
「010」讓大部分客戶以合理價錢獲得應有的服務水平及產品質素,同時高端儀器亦提供從眼球病變數據提供預知提示服務。「010」在每一個細節包括設備都力求完美,以配合最初策略—以合理價格為大眾提供優質、標準化的眼鏡產品及服務。
創立e-Health追求健康至上的價值
佘生致力發展健康項目 「e-Health醫健」,源自於自身的求醫經驗:「每個人年青的時候都是以健康換取金錢,年長的時侯又會以金錢換取健康。事實是,金錢只可換來物質上的醫療團隊、高級病牀、先進藥物或電動輪椅,卻不能獲得絕對的健康。我求醫的時候,醫生只會說:「最好的已提供給你,準時吃藥、年紀大就是這樣的。」醫生盡責醫病,卻不能完全擔保你的身體健康。我很疑惑,吃藥、手術就是最好的疾病解決方法嗎?大家習慣有病時去求醫,健康源頭卻很少人關注。這樣的醫療操作長年浪費大量的社會資源,造成惡性循環。」
佘生創立醫健的初衷是想由改善人們自身的身體健康做起,防患於未然,並改變傳統上人們只能依賴手術及藥物治療用作保命的觀念。佘生及醫健的團隊一致認為—及早改善血液循環才是避免疾病的根源:「人體血管達十萬公里,而微絲血管佔了當中的99%。人活著其實跟樹木一樣,表面風光;但樹根長期缺水、收縮、枯萎,只靠雨水十數天的澆灌根本不能夠到達樹根底部,正如人體循環,很多血管不能獲得所需要的新鮮血液,讓器官出現問題,因此改善血液循環才是解決疾病根源。疾病根源非一朝一夕而成,保險的賠償或名醫名藥並不能解決問題。」
e-Health提供的eecp(又稱:體外反搏療法),以動力學將人體自身血液推送至供血不足位置,並將血液重新一步一歩帶進至各個器官,使嚴重的疾病風險隨之而降低,一舉解決問題源頭,使健康垂手可得。
未來計劃
佘生認為,e-print除了繼續鞏固現有印刷業務之外,對非印刷業務既開發持有開放態度。對於其他多元化發展的項目,以「開放既態度、審慎既方式」去進行:「我們不會只迷信以往執行印刷業的方式,我們會積極破舊立新,瞄準值得發展的行業,再嚴格選擇合作伙伴。最後才從中加入集團本來的管理模式去操作,e-print才能穩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