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十年一修訂」的《辭海》(第七版)正式在南京發刊。1915年,中華書局創辦人陸費逵先生編纂集中國單字、語詞兼百科於一體的綜合性大辭典,並取「海納百川」之意,將書名定爲《辭海》。縱然我們佇立於日新月異數碼科技的時代中,紙本《辭海》依舊是歷史的鐫刻者,還是筆者一直以來「傳道、授業、解惑」的老師。新修訂的《辭海》(第七版)除了新增條目(含義項)11,000餘條,75%以上的條目都有程度不同的修訂或更新,內頁用紙也有所突破,不囿於框框,將一般工具書選用的書紙改為銅版紙,APP(中國)集團的文化用紙品牌太空梭80克銅版紙,更細膩呈現紙上文化。
文.卓詠欣 / 圖.機構所提供
太空梭銅版紙演繹《辭海》更添收藏價值
紙張的選擇是《辭海》製作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我們以公開、公平、公正方法挑選紙張。有歐洲的名牌紙張、日本紙張、老牌紙張、國內的各大紙張。我們用同一個軟件、同一個機器與同一個打印機,然後從讀者的角度看這紙張的表現力。」上海辭海出版社出版科科長陳文彪說。經過一層又一層精細的對比後,上海辭海出版社最終選擇了APP(中國)集團的太空梭80克銅版紙。APP(中國)集團文化用紙內銷副總江志慧表示:「我們為《辭海》創辦了專案小組,負責著銷售、技術、生產等。」APP的文化用紙產品多年來備受出版行業青睞,例如:《故宮日曆》、《紅樓夢》、《懷袖雅物》、《朗讀者》等著名出版作品,均採用APP的產品。
該次《辭海》選用的紙張系列太空梭銅版紙由APP(中國)集團旗下的金東/金海工廠生產,系列備有多種不同克重,由80克至300克供選用,於文化用紙上名聞遐邇。江志慧坦言:「這次《辭海》選用了較低克重的8 0克銅版紙,在高速印刷之中,克重越低,難度往往就越高。我們克服這一困難,精挑細選,確保《辭海》每一張所用的紙張都能夠完美呈現圖文印刷效果。」《辭海》圖片面積小、數量多、印刷線數高,APP付之於行動,跨越難關,以80克啞粉紙張演繹出文字與圖像細膩,讓人愜意地遊走於辭海中;《辭海》以字帶詞,集字典、語文詞典和百科詞典為一體,往往在我們困惑之際,以字詞撥開雲霧,溫潤的映照着我們的生活。在數碼科技盛行下,《辭海》網絡版也相繼推出並試行,紙本的《辭海》更顯獨一無二,太空梭銅版紙印後色彩鮮豔飽和,光澤度高,豐富渲染力,更添收藏價值。
秉承綠色造紙
近年,環保和綠色生活大行其道,《辭海》在製作過程裡也顯然地糅合了可持續發展。APP(中國)集團多年來,通過林、漿、紙一體化,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綠色循環產業。早於2007年,工廠就通過了PEFC產銷監管鏈(PEFC-COC)認證,而CFCC(中國森林認證體系)與PEFC已實現互認;2011年更通過了中國環境標誌(Ⅱ型)產品認證;2013年則進入中國印協的《綠色原輔材料目錄》。最近,集團也被工業和信息化部、水利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評為「2020年重點用水企業水效領跑者」、以及被列入國家工信部所公佈的「第五批綠色製造名單」……秉承綠色造紙理念。「綠色造紙」不僅是這四字詞的演繹,又是與《辭海》書籍融為一體;與古今文化互相交織著,流淌在這遼闊的大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