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荏苒,歲月如梭,印刷業正經歷無數的市場演變。抬頭看,縱然漫天迷茫,仍有顆星光高懸半百載。二零二零,適逢本地印刷上市企業星光集團踏進五十週年,印藝月刊有幸邀請到星光集團創辦人、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長林光如先生進行專訪,向讀者們回望集團五十載,訴說著集團是如何轉型升級,恣意飛揚在這創新之路上,期盼下一個五十年、一百年。
文.卓詠欣 / 圖.由受訪者提供

林光如接受雜誌訪問介紹TeamGreen / JIGZLE

年幼獨闖香港 不單單是執字粒
近日,疫情持續升溫,專訪紛紛改以網上進行,星光集團創辦人、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長林光如先生雖佇立在古稀之年,從電腦熒幕亦能得見他精神矍鑠,話語鏗鏘有力,一臉慈眉善目地向我們談起集團這五十年的風風雨雨:「五十週年是一條不容易的道路,我們經過許多風風浪浪,也因經營環保而險破產,但也堅持下去。」星光集團有限公司是一間業務多元化,五十年風雨洗禮以來,突破印刷領域,開拓設計生產包裝、紙類精品、兒童書籍及多功能書籍等;近年更成立創立自家品牌Team Green等等,產品暢銷美國、英國、歐洲大陸、東南亞和大中華區,面向全世界。
林光如家鄉為廣東省梅州,十六歲獨闖香港,「印刷是城市中的重要一環,我60年代踏進香港,在親戚介紹下走到印刷廠打工,由學徒開始工作。」他從小就秉承客家人拼搏精神,後來自主學習廣東話和英文,不斷進步。老子的《道德經》曾言:「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我們往往跨出第一步,一步一步地走下去,就能取得成功,林光如亦然。1970年,他毅然辭去印刷廠工作,創辦星光印刷,由活版印刷開展業務;他莞爾微笑坦言:「一開始,多多少少也是為了生計而從事印刷行業,可是其實印刷業與文化息息相關,入行時候的『執字粒』,更需要我們記下中文和拼出英文字母,所以印刷與文化並沒有切割出來,能夠通過工作提早自己的文化修養。雖然我是一名印刷佬,但我非常熱愛古典音樂和書籍,或許與印刷有關係。」一晃眼,星光集團已五十週年,仍閃耀著夜空,「未來五十年,我也會手持著這個火把向前衝。」

1990年星光印刷(遠東)有限公司在新加坡成立,是集團邁向國際化的第一步。

永不改變 熱衷環保的心
成功的道路上,必然會碰上不少荊棘和泥潭。「在1996年,金融風暴後,加上公司的環保投資失誤,主要紙漿模塑業務投資太大,因此差點破產。後來,我們決定在那裡失敗,就在那裡站起來。」在環保議題風靡全球之時,如今星光憑著不放棄的精神,繼續發展環保事業,鑽研環保紙漿模塑技術,生產出種類多元化的紙漿模製品;他們的紙漿模製品以報紙及卡紙等回收紙品的纖維製成,具有非常高的可塑性,可製成飲品及食物托盤、碗碟、掀蓋式包裝盒、雞蛋盒、運輸用物料以及商店常用的貨品包裝物料等。「我相信大家也有保護環境的心。多年來,我們永遠不改變熱衷環保的心。雖然我們曾失敗,但並不是『見過鬼還不怕黑嗎?』反而要細看到底『鬼』是什麼!於是,我們品牌至今堅持運用環保材料,發展環保事業。」他神態泰然自若地說。
林光如帶領著星光集團走進可持續發展之路,重視環保,落實多項減排措施,包括優化包裝設計、選用環保物料及印刷工序,大幅降低印刷業務的碳足跡。五十年過去,他環保的心沒有黯淡,而更明亮;現在,星光集團所用物料中,逾60%獲FSC森林管理委員會認證,預計至2017年將集團使用FSC物料的比例提高至接近100%。或許有些人會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然而,林光如並沒有,卻直視恐懼,坦然面對挫折與失敗,從中學習。

星光蘇州南岸於2019年3月正式啟用
突破傳統 創立自家品牌
現今,數碼科技發展日新月異,顛覆各行各業,印刷業更為首當其衝。全球創新風潮之下,新的事物雨後春筍般出現,林光如不慌不忙地指出,除了本質不變之外,做生意也要改變,但依靠印刷是不足夠的,現集團進入另開一個五十年,需保持印刷這個地位之外,還需要經營新的領域,所以擁有自己的品牌。「過去,香港的市場過於狹窄,沒有太多自己品牌。我相信所有的朋友也不甘心從事代工生產(OEM)一輩子,現在中國是我們主要市場,近有大灣區,遠有整個中國,機會難得。」星光集團突破傳統,不單單發展印刷包裝業務,更糅合環保,在2012年獨立自主開發的設計品牌——綠團(TeamGreen),這是木製拼商品銷售、衍生品開發與授權、互動娛樂於一體的文化設計品牌。讓筆者印象深刻為JIGZLE產品的立體拼圖,它們滿懷童趣,有動物、建築、中國文化、日本文化、交通工具等等圖樣,皆是選用具有FSC™ 森林管理認證之木材及紙張,確保地球森林資源永續。林光如灌注不少個人精力和心血到自家品牌,將天馬行空的創意與現代激光切割技術結合,創造出一系列人人都可拼出的居家擺設藝術品,望告訴大家:「印刷非只能從事代工生產(OEM),而是有設計加工(ODM)和建立品牌(OBM)。」
設計和印刷如兄弟一樣
我們每一個人也站立在不斷變化的大時代裡,林光如也不例外;然而,他明瞭擁抱變化才能適應變化,多年來重視創新和敢於嘗試,「現在,許多人對『印刷』有不少刻板的看法;我認為我們需要升級,發揮更高的價值。我們在五十年內,學會到只要有好的準備,只要肯做,什麼事情也可以成功。還有,無論如何改變也好,設計和創新是不可少的元素。」一直以來,設計與印刷蘊涵唇齒相依的關係,林光如則以兄弟一樣來比作它們之間,並篤定地說:「設計不能離開印刷,印刷也不能離開好的設計。」
他深諳設計像產品生產的路線圖,指引每個工序的進程,創造出讓人眼前一亮的產品。因此,集團創辦的星光創意中心冉冉迎來不少產品設計師及工程師,把將跳脫的意念化為實物。談起設計,林光如則喜上眉梢:「我們最近的Team Green自家品牌也是有自己的設計團體,邀請了不同的設計師進來一起合作。我們並沒有停下來,未來更會希望擴展到馬來西亞的市場,引進他們優秀的設計。我認為,設計許多時候是紙上談兵,這是不足夠的;我希望給予年輕人設計的機會,將他們的產品設計走向市場,將好的設計帶到世界各地,讓他們夢想成真。正如,我還記得我們第一次走進美國市場的那份開心,就能夠感受到他們第一次看到自己設計的產品走進市場一樣的那種榮譽感,這是對他們最大的鼓勵。」創新往往要依靠著設計,而年輕人腦海裡無窮無盡的創意設計更是獨一無二,林光如樂於為年輕人提供表演的舞台,翹首以盼著他們的新穎性和獨創性,繼而推動著星光。
誠信者 邁向百年企業
靜謐的夜,總是會有無數的星星掙破夜幕探出來,要成為一直閃爍不斷的星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五十年往往一大變,問到,從前與現在的星光有什麼不一樣,他則回答:「我認為我們走對了這條路,入行時對於柯式印刷不太熟悉,後來更進入標籤和包裝業務,曾短時間,引入十台機器。我們並不是什麼專家,也是邊走邊學,慢慢走過來。我們堅持買機器買最好的,舊機效率較慢,我相信科技能令我們印刷業出頭,給人看印刷業真正的一面。」印刷要改變身份,就要做好本分之外,更需要科技領先;林光如服膺著,集團更堅信科技是發展的基石。
成功往往具備著不同的特質,在林光如眼中,「誠信」就是經營企業和做人的重要品格,讓人想起《管子·樞言》曾言:「誠信者,天下之結也。」誠信有種奇妙的力量,可得人心,可團結力量。「五十年來說,有一個東西讓我們感到非常自豪,就是無論多麼困難,我們也保持誠信,『牙齒當金使』。」他憶起昔日,縱然面對著投資失誤的危機,仍持著誠信,才可獲得多方支持,走出危機,也走得更遠。在迅速變化的環境,大家有沒有五十年後會是什麼面貌?林光如以堅定不移眼神表示:「未來的路,是創新。我們將會增加比例經營自家品牌。我一直認為快線未必最快,所謂彎道前進,相信慢線後來前進。」筆桿剛放下,夜幕漸漸降臨,清風拂過,星星之光在夜空蕩漾著,顯影著下一個五十年的世界。

2005年,林光如和李樂詩博士及學術界友好參加了「南極環境與環保關係考察」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