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意香港曾昭學總監出席第二十九屆香港印製大獎頒獎典禮
2009年6月1日,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在其通訊及科技科(現稱通訊及創意產業科)下設立「創意香港」,專責推動本港創意經濟的發展。「創意香港」成立接近十年,本屆政府於2017年10月在其首份《施政報告》中宣佈,向「創意智優計劃」再度撥款,金額更高達10億元,以加強支援本地創意產業發展。適逢2017年11月1日起,曾昭學(Victor Tsang)接任創意香港總監一職,香港印藝學會特別為此與曾總監進行訪問,了解「創意香港」的工作藍圖,以及他對創意產業的未來展望。
文‧郭曉君 圖‧「創意香港」
培育人才及促進初創企業發展,提升香港創意產業的形象
政府於2009年成立「創意香港」的時候,同時推出「創意智優計劃」(簡稱CSI),以支援各項有助本地創意產業發展的項目。CSI累計至今已批出逾400項申請,涉及資助額逾9.38億元。今年5月10日,隨著立法會三讀通過了《2018年撥款條例草案》,CSI獲一筆過注資10億元。曾總監表示,這將讓「創意香港」有更多資源,支援更多合適的項目,其中有關培育人才及促進初創企業發展的項目,更會是CSI的首要支援對象。因此,在10億元的新增撥款中,將預留不少於50%予相關項目,例如支持學生或年輕創意人才到內地或海外實習、參加交流計劃、短期工作或深造等,又會為初創公司提供津貼和指導服務,資助他們製作具創意的作品。
此外,為了協助業界開拓市場,同時推動香港成為亞洲創意之都,在社會上營造創意氛圍,「創意香港」在10億元的新增撥款中,將各預留25%撥款進行上述工作。曾總監續介紹道:「這合共50%的撥款,將協助業界開拓和接觸香港以外的市場,並透過贊助不同的大型創意活動,包括亞洲區內最大型的設計論壇–『設計營商周』,以及年度音樂盛事—『香港亞洲流行音樂節』等,提升香港創意產業在本地、區內及海外的形象。」

「創意香港」資助國際唱片業協會(香港會) ,於一年一度的香港影視娛樂博覽期間,舉辦「香港亞洲流行音樂節」,匯聚區內頂尖及最有潛質的唱片歌手,為大家帶來極盡視聽之娛的音樂盛會,以鞏固香港作為亞洲流行音樂之都的地位。圖為曾昭學總監(右)出席香港亞洲流行音樂節2018。

除了大型創意活動外,「創意香港」亦贊助業界舉辦不同類型的項目,包括「香港授權業大獎」等,以推動創意產業發展。授權業與創意產業息息相關,「創意香港」通過贊助香港授權業大獎,鼓勵創意產業加強與授權業合作。圖為曾昭學總監(左)今年1月在「香港授權業大獎2017」頒獎典禮上,向其中一名得獎者頒授獎項。

「創意香港」早於2013年以試驗性質推出「首部劇情電影計劃」,由於反應理想,現已變為一個年度項目。在第四屆賽事中,三名優勝新進導演及其製作團隊分別獲電影發展基金撥款,資助落實其得獎電影計劃,以商業模式拍攝他們的首部劇情電影。圖為曾昭學總監(右)出席第四屆「首部劇情電影計劃」的頒獎典禮。而為了進一步推廣電影業,「創意香港」更於今年推出一個名為「星。勢。力」的新項目,通過電影業和時裝業的跨界別協作,推介新一代的電影演員和時裝設計師。

「創意香港」贊助多個跨界別項目,以鼓勵不同創意界別相互合作。例如廣受業界歡迎的「微電影『創+作』支援計劃(音樂篇)」,撮合本地新晉廣告製作團隊及歌手,合作製作原創微電影。多位曾參與有關製作的導演更因此獲賞識,參與其他製作,包括執導電視節目及電影等。圖為曾昭學總監(前排右一)今年3月出席「第五屆微電影『創+作』支援計劃(音樂篇)」頒獎禮,擔任其中一位頒獎嘉賓。
利用「群聚效應」,為地區經濟帶來新動力
曾昭學總監投身創意產業逾三十載,在加入「創意香港」之前,曾擔任元創方總幹事一職。元創方自成立以來,致力宣揚「創作企業家精神」,將創意轉化為商機;並為本地設計師提供與海外設計師交流互動的機會,鼓勵和推動多元化的協作模式,激發協同效應,促進創意產業的發展。元創方的成功經驗令曾總監相信「群聚效應」(clustering effect)的果效,並將之帶入社區,希望能建立地區創意社群。他分享道,不少印刷廠家與企業均選址於觀塘區,過去可算為「印刷業的聚集地」;未來,政府會在深水埗區建立設計及時裝基地,培育香港新晉設計人才及時裝設計師。
目前,深水埗擁有眾多服裝與布藝的批發及零售熱點,曾昭學總監認為在政府推動下,業界可充分利用區內優勢,結合設計、時裝、製衣和零售,創造新的協同效應,甚至能成為全港的設計及時裝焦點,為地區經濟帶來新動力。曾總監相信,深水埗的發展計劃結合社區的特性,能夠令當地的形象煥然一新,帶來經濟效益。

「創意香港」近年積極推廣時裝設計,除了資助「時裝創業培育計劃」,培育新一代時裝人才及企業家外,亦贊助香港設計中心主辦「FASHION ASIA HONG KONG」,宣傳香港在亞洲時裝設計和貿易發展方面的領導地位。項目於「設計營商周」(BODW) 期間舉行,設有論壇及「10 Asian Designers To Watch」時裝展覽。曾昭學總監(前排左三)亦有參與其中。
靈活應用「設計思維」,適應市場趨勢
「印刷出版界近年提出『按需印刷』和自我出版(self-publishing),反映了個性化的市場大趨勢。」曾總監以此為例,解釋林鄭月娥行政長官在《2017年施政報告》中提倡的「設計思維」(design thinking)。
他指出,現今社會強調人的價值、社群和個人的需要,面對這樣的變化,無論政府、企業或設計師,都可以利用「設計思維」來解決,設身處地去為市民、用家或顧客提供切合需要的解決方法。「設計思維」可作為一種解難能力以及一種推進增值和倡導跨學科合作的新思維,並應用於不同層面上。例如在公共服務方面,「設計思維」有助政府加強與市民溝通,進一步提升公共服務的效率,滿足市民需要。至於在商業機構方面,例如印刷出版業,管理層在決策上亦可應用「設計思維」,思考更多可以配合受眾需要的方案,一改以工業或商業角度思考的傳統模式。
談到如何培養「設計思維」,曾總監建議可從教育制度開始,讓學生在中、小學階段儘早接觸「設計思維」,從小就開始啟發和孕育他們在解難、創新、創意等方面的能力,並以此解決生活或學業上的問題,長遠而言可帶來莫大裨益。
對於香港創意產業的展望
作為本港第五大產業,文化及創意產業對本地經濟的貢獻正在日益增加。其中單是創意產業,按政府統計處的數據顯示,在2005年至2015年間,其名義增加價值平均按年遞升5.4%,2016年的增加價值更超過港幣580億元,佔本地生產總值的2.4%,可見創意產業是香港發展成為高增值和多元化經濟體的新動力。
由於創意產業的發展潛力龐大,受到香港政府所重視。《2017年施政報告》中,行政長官闡述了進一步發展香港創意產業的藍圖,讓創意產業不單成為新興、受青年人歡迎的行業群,更是一股能帶動經濟、增值和使香港成為更富吸引力的國際城市的推動力。曾總監表示,「創意香港」會與業界繼續攜手,推動香港創意產業的持續發展,讓香港成為亞洲創意之都。
與此同時,「創意香港」亦會鼓勵業界參與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和「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曾總監指出:「在『一帶一路』的倡議下,香港可充分發揮香港自身的優勢,擔當『超級聯繫人』的角色,作為連接內地與外國巿場的橋樑,提供專業服務,以協助內地企業『走出去』,同時也能夠擔任『引進來』的角色。」
同時,他認為香港未來會與「粵港澳大灣區」有更多緊密的合作,在企業之間、人才之間和資金之間可有不同的交流。而在創意產業方面,香港「引進來」這個角色將可更突出;而透過與亞洲區內其他國家,以及內地城市的合作,香港甚至有能力帶動整個地區的創意產業一同壯大。

「創意香港」贊助香港設計總會(FHKDA)主辦「20 ….. 43香港設計事情」動態博覽,以推廣香港設計業與內地合作的成果。曾昭學出任創意香港總監的首天,已飛到武漢,為有關展覽的武漢站開幕式擔任主禮嘉賓。

「創意香港」鼓勵業界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和「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其中包括資助香港建築界,每兩年一次在香港舉辦「港深城市\建築雙城雙年展」的香港展覽,以呼應同期在深圳舉行的展覽,推動港深兩地的交流。圖為商務及經濟發展局邱騰華局長(左六)及曾昭學總監(右四)於今年2月出席今屆雙年展香港展的閉幕活動。
曾昭學先生小檔案
曾昭學先生曾先後在三家知名而具規模的本地印刷企業工作,參與書刊、包裝及安全印刷等不同印刷範疇的工作,同時為企業的管理體制改革。後來,他深感印刷業人才若渴,便於1995年加入職業訓練局(VTC),先後出任觀塘工業學院印務系系主任及香港專業教育學院(觀塘)及(沙田)院長等要職,並於2007至2011年期間,出任香港知專設計學院(HKDI)的創院院長。其後,曾先生於2012至2017年出任元創方總幹事。
曾先生無論在印刷業、與創意產業相關的教育工作,還是活化文物古蹟成為香港具代表性的創意地標與著名旅遊景點等方面,都有卓越成就。他出任創意香港總監後,負責「創意香港」的日常管理工作之餘,更要制訂發展創意產業的政策、策略和措施;以及與業界和其他機構合作,就推廣創意產業事宜提供一站式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