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10日,香港印藝學會假九龍灣百樂門國際宴會廳舉行了「香港印藝學會成立35周年暨籌款晚宴」,並邀請了香港特別行政區工業貿易署署長甄美薇太平紳士擔任主禮嘉賓,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聯絡辦公室文宣部濮少波處長與創意香港曾昭學總監亦應邀出席。晚宴當日共有逾450位印刷、出版、設計與相關行業好友出席,場面十分熱鬧。
文/部分圖片‧郭曉君 圖‧大會攝影師
香港印藝學會成立35周年回顧
為紀念香港印藝學會成立35周年,大會特別準備了一段回顧短片於晚宴揭幕前播放;短片記錄了香港印藝學會的成立故事,以及介紹學會成立而來最主要的會務工作,包括每月出版的《香港印藝學會月刊》、每年舉行的香港印製大獎、2007年起推行的一系列環保教育項目,以及由2016年起成功申請工業貿易署「發展品牌、升級轉型及拓展內銷市場的專項基金」(BUD專項基金)後為期兩年的印藝行業推廣工作。讀者可掃瞄下列QR Code重溫片段:
香港印藝學會主席蔡榮照致歡迎辭
「尊敬的香港特別行政區工業貿易署署長甄美薇太平紳士、中聯辦文宣部濮少波處長、創意香港總監曾昭學先生、各位嘉賓、各位會友、各位贊助商:
大家好!首先,我要在此感謝印藝學會歷屆執行委員會成員,在過去35年付出努力,實踐「推廣印藝‧服務社會」宗旨,創立了香港印藝學會這創意產業平台,為香港印刷、設計及出版行業帶來種種輝煌歷史。
由於近10年我們的行業發展不斷轉變,學會以至學會會員都面對不少壓力,大家都要不斷創新求變,方能持續向前發展。今晚晚宴,除了希望感謝大家於過去35年以來一直的支持之外,另一個目的亦期望為學會籌募營運經費。
三年多前,我們眼看香港印刷同業經營困難,尤其在出口海外巿場方面;印藝學會常務委員會成員一致決定向香港特區政府工業貿易處申請「發展品牌、升級轉型及拓展內銷市場的專項基金」(「BUD專項基金」),為行業轉向國內市場發展、提升品牌形像,尋找更多商機。非常幸運,我們能夠成功申請,在過去兩年於香港成功舉行六場研討會;又在國內,包括成都、北京與上海舉辦展覽,為香港印刷設計業帶來不少訂單,將「香港印藝」這區域品牌在國內市場創出名堂,引起極大關注。
執行委員會希望將BUD 項目做好,雖然項目並未有為印藝學會帶來實際收入,但我們仍然督促秘書處團隊要集中力量處理項目中所有聯絡工作,希望能夠令更多會員受惠。由於人手所限,印藝月刊廣告與部分活動收入因而受到影響,最後不免影響了學會的財政收入。
所以,我們構思於35周年紀念日活動上推出《遊印有餘》‘Print Player+’這本行業天書,一方面眼看香港市場上已經有十幾年未有同類刊物出版,我們希望能夠借助這本天書,為行業帶來更多商機;同時亦可以為印藝學會增加收入。我十分高興,亦衷心感謝各位,因為在出版消息公佈之後,業界一呼百應!整個印刷及出版市場非常雀躍、我們得到許多同業加入刊登內容之外,更加有會員免費供應紙張物料、提供後加工服務、出版社免費為我們發行;更有供應商借出設備讓我們完成這本書,令《遊印有餘》由原本預計一書三册,最後增加至四册;亦令我們籌募經費的目標向前邁進一大步,感激之情實在無以為報。
最後,我希望在今晚的拍賣活動中,得到大家慷慨解囊、再次大力支持香港印藝學會,作為學會主席,我保證每一分一毫都會用作『推廣印藝‧服務社群』方面。希望在往後的40周年慶典中繼續見到大家,多謝各位!」
主禮嘉賓工業貿易署署長甄美薇太平紳士致辭
「蔡主席、各位印藝學會的朋友、各位嘉賓:
今天十分高興能出席香港印藝學會成立35周年的盛會,大會主題為『香港印藝學會燦爛35周年』,今晚實在高朋滿座,除了看到印藝學會的朋友之外,還看到創意香港曾昭學總監、創意設計大師靳隸強博士、設計大師嚴志明教授,JP,當然還有工業總會與廠商會代表,以及許多出版界及教育界的代表,還有許久不見的唱片界代表馮添枝,BBS,說明了印刷行業連繫了各界與不同範疇。
我知道印藝學會35年前由一群志同道合的業界人士共同成立,希望發展平台以推動印刷及相關行業的發展。如同蔡主席剛才提及,印藝學會定期出版月刊、舉辦香港印製大獎,以及舉行許多交流與講座活動,讓業界掌握最新行業動態;同時提高會員的行業知識水平,並加強業界與其他地區的聯繫。除了香港行家,尚有許多來自內地、日本及其他地方的行業人士出席今晚活動,謹此代表香港歡迎大家。本人在此亦衷心祝賀印藝學會成立35周年。
工業貿易署同樣十分希望能成為與業界溝通及締造有利營商環境的橋樑。今年5月,蔡主席曾到訪工業貿易署位於九龍灣協調道新址,那裡設有『中小企業支援與諮詢中心』(簡稱SUCCESS),大家有空也能前來看看。會面的時候,我曾提及工業貿易署的兩項主要工作與印刷業及相關業界息息相關:第一,為積極推動貿易自由化,包括投資股份,目的是協助業界拓展市場。大家或許曾經聽說,工業貿易署去年底與東盟十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此前,我們共花了三年時間進行談判,(協定)最終涵蓋了多個行業,包括印刷及出版行業。協定於明年初開始生效,以那時開始為期三年,東盟成員國將對香港原產印刷品撤銷所有關稅。另外,我們亦成功爭取個別東盟成員,包括緬甸和泰國,就印刷及出版服務,允許本地業界打進當地市場。我相信優惠措施定能有助行業多元化發展、開拓多元市場。還有大家較為熟悉的CEPA,香港服務提供者能夠在內地設立獨資企業,提供包裝、印刷品印刷與釘裝服務。同時,亦能在內地設立合資、合作企業,從事印刷事業。只要符合香港產地來源的產品,包括紙品及印刷品,都能享受零關稅進入內地市場。
另一項曾與蔡主席介紹的工作,便是印藝學會亦有利用的支援措施,包括各種貸款保證計劃與資助計劃,我希望在此稍作宣傳。由8月1日開始,我們就主要計劃提供了優化措施,包括提高資助上限,擴大資助計劃的範圍,以及減化申請手續。以個別中小企為例,在市場推廣基金之下,累計資助上限有20萬增加至40萬,讓大家能多參與不同展覽,推廣印刷品;我們亦取消了以往必須參加『全新展覽』的限制,給予最大的靈活度,希望幫助大家探索新的市場、新的商機。剛才蔡主席亦有提及的BUD專項基金方面,除了拓展內地市場外,我們亦為個別企業及機構,拓展地域至東盟市場,歡迎大家申請,以開拓事業。另外,拓展內地市場企業累計資助上限將由50萬元提高至100萬元,為企業推行擴展東盟市場項目同樣提供100萬元累計資助;換言之,每個企業能申請內地的百萬元資助與發展東盟的百萬元資助,總共能為每個企業扣除最多200萬元支出,希望能幫助大家。此外,我們亦會繼續推行中小企信貸保證計劃,協助大家向銀行申請信貸計劃時作出擔保。
剛才蔡主席帶我參觀場內展品,包括一眾拍賣藝術品。其中一件(畢昇像)提醒我們印刷實為中國四大發明之一,對於每個地方的文化、教育、商務,以至歷史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個人而言十分喜愛閱讀,觸摸印刷品總有種令人愉快的感覺。所以,我認為印刷行業尚有很好的前景。香港作為自由貿易經濟體系,我們和大家同樣關注最近幾國採取的貿易保護措施,以及中美之間的貿易糾紛;我希望剛才介紹署方的兩項主要工作,能夠幫助大家共渡時艱,同時歡迎大家提出意見。今年,隨著新經濟大數據來臨,我知道印刷業可能會與其他行業一樣受到連串衝擊;這同時亦是一個新機遇,我相信印刷業會繼續本著創新精神,結合創科與設計創意範疇,把握科技發展的機遇帶來更多商機。最後,在印藝學會成立35周年這高興的日子,我祝願在座各位身體健康、生意興隆、會務昌隆,多謝大家﹗」
香港印藝學會名譽主席余鴻建致謝辭
甄署長致辭完畢後,一眾執行委員到台上一同進行祝酒及切蛋糕儀式,與來賓共同舉杯祝賀學會成立35周年紀念。祝酒儀式過後,香港印藝學會名譽主席余鴻建代表致謝辭,感謝曾協助及參與香港印藝學會成立與發展的行業好友:
「香港工業貿易署署長甄美薇太平紳士、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聯絡辦公室文宣部濮少波處長、創意香港曾昭學總監、蔡主席、各位嘉賓、各位會友、各位贊助商,首先感謝各位在百忙中出席這個晚會。
很多謝大會今晚給我一個機會,向各位講幾句說話。35年在歷史長河只不過一瞬間的事,但是35年前精壯的青年人,今日已經白髮蒼蒼。
各位看印藝歷史,都知道印藝的前身是一個小團體—八達會,由30多位曾經在新蒲崗八達街大日本印刷公司共事的前員工組成。
雖然有許多已移民到國外,也有一些移民了上天堂,很高興今日在座仍有多位前八達會成員捧場。我向各位介紹幾位大家都認識的老友:吳競輝(John Ng)由八達會時代直至今天仍積極參與會務,畢竟他是我們的小弟弟,很有魄力;另外一位蔡克勇(Peter Choy),曾經擔任印藝常委,大家對他應該不會陌生;另外一位鄧志輝,他為人比較低調,多年來一直是沉默的支持者;還一位要特別介紹的是霍漢鴻(Kelly Fok),他也剛從工作單位退下來了,不過他對印藝的貢獻和關係非比尋常,因為他是七位簽署申請註冊社團的創會成員之一,而當時印藝還未有會址,註冊地址便是借用他當年太古城的住家。
我們當然要感謝和懷念已去世的創會成員,包括:楊瑞華(楊姑娘)、李澤仁(Thomas Lee)、鄺德和(Kenny Kwong)、何永、李永康、陳子寧、王昭、樊澤霖……還有哪位我忘記了?還有已去世的名譽顧問吳樹熾博士、鶴岡豊先生、鄧易行先生、車茂豐先生。有一些創會成員已經失聯,未知近況,估計大概有四分之一創會成員不在了。
這35年來的印藝,早已不是一個聯誼式小團體,許多從事印刷、製版、物料、機器、設計、出版和印刷相關專才加入,不單薪火相傳,還更進一步發揚光大,我僅代表向各位曾參與印藝管理的歷屆執委會成員致謝,也向各位忠誠的印藝會員致謝,沒有你們,也沒有印藝;當然少不得要向各位金錢上、物資上、無償服務上支持的贊助商致謝,還有各位今日提供珍貴拍賣物品的好友,一會正式拍賣時,請大家踴躍慷慨支持。多謝各位!」
感謝狀與長期服務獎狀
香港印藝學會藉著晚宴機會,向贊助及支持學會成功舉行晚宴的機構頒發感者狀;同時亦向服務本會逾20年的執行委員頒發服務獎狀及紀念獎章,希望感謝他們一直對學會的無私奉獻與支持。獲頒發各項感謝狀的名單如下(排名不分先後):
鑽石贊助機構 |
利奧紙品集團(香港)有限公司 |
綠藝(海外)制作 |
金贊助 |
柯尼卡美能達商業系統(香港)有限公司 |
力嘉紙品印刷工業有限公司 |
銀贊助 |
宏亞印務有限公司 |
佳能(香港)有限公司 |
雋思印刷有限公司 |

主禮嘉賓工業貿易署署長甄美薇太平紳士、香港印藝學會主席、名譽主席連同35周年晚宴籌委會主席與一眾贊助機構代表合影
獲頒發服務獎狀的名單如下(排名不分先後):
35年長期服務獎狀 |
余鴻建 |
30年長期服務獎狀 |
李春霖 |
吳競輝 |
溫頌平 |
25年長期服務獎狀 |
鄺群麗 |
林和安 |
易嘉傑 |
葉偉慈 |
拍賣環節
晚宴當日最為矚目的環節,非拍賣環節莫屬。主持人邀請主席蔡主席一同到台上主持拍賣環節,現場氣氛熱烈,五件拍賣品均競投成功,成功拍得心頭號的嘉賓逐一上台簽署大會準備的大型支票。同時,亦有兩位出席嘉賓成功競投緘默拍賣的兩支美酒。拍賣款項將捐贈香港印藝學會,作為學會未來開支與日常經費,令學會能夠繼續舉辦各項活動,推廣印刷、出版及設計行業發展。成功競投拍賣品名單如下:
中國印刷博物館 畢昇像 |
捐贈者:林和安 |
投得者:劉文邦 |
香港印製大獎十周年 親筆簽名海報連水墨畫真跡 |
捐贈者:靳隸強博士 |
投得者:陳培基 |
丁衍庸國畫 |
捐贈者:劉文邦 |
投得者:張錦華 |
Conserve Nature 親筆簽名海報 |
捐贈者:Henry Steiner |
投得者:余鴻建 |
Tommy’s Octopus (一對) |
捐贈者:李永銓 |
投得者:蔣焯鵬 |
緘默拍賣環節:
蒙羅麗莎特別版義大利S 紅酒 |
捐贈者:關偉良 |
投得者:連繼賢 |
2004泰廷爵香檳.伯爵特級年份香檳 |
捐贈者:黎景隆 |
投得者:余振輝 |
《遊印有餘》Print Player+
晚宴當日,大會共設兩個展示攤位,除了緘默拍賣展示攤位之外,還有當日首次公開的《遊印有餘》‘Print Player+‘,大會特意設攤位供來賓翻閱這本發想近一年、籌備共半年的作品—《遊印有餘》由參與機構師精心設計,給予印刷買家及設計師重要的參考。第一、二冊題為「遊印
,收錄色彩管理大師鍾錦榮編纂的〈遊顏用色〉一章,詳細撰寫了有關印刷品質管理、色彩管理與常見色彩標準問題等最新技術文章。除此之外,「遊印」亦展示了香港不同印刷商的服務範圍與精湛工藝。第三冊「遊器」則介紹最新印刷設備,並附上各種設備的功能明細,由各大設備供應商提供。最後一冊「遊物」使用最新的物料及技術製作樣張(例如不同紙料、數碼熨金、局部上光油等),由物料耗材供應商提供。
晚宴當日,來賓均對這本實用書籍讚不絕口,驚訝印刷行業原來能與設計相輔相承,對於行業變成「夕陽工業」的既定想法有所改變,了解到印刷技術與設備能為設計意念帶來附加增值。本會希望透過書籍,讓市場大眾更了解印刷工業精益求精的決心與步伐;同時讓各位手執本書的印刷買家、設計師、新入行者與有意從事印藝行業人士均能夠掌握當前最新的印刷資訊和實體樣本,處理相關工作時更加得心應手、遊刃有餘;亦希望企業之間能透過書籍了解當下印刷技術與器材發展一日千里、五花八門,希望行家能提升自身競爭力,適應行業變化,同策同力,令印藝行業能夠繼續發光發亮。書籍稍後將在各大書局公開發售,本會亦將接受網上訂購,詳情請關注本會面書專頁。

(左)名譽主席余鴻建與主席蔡榮照向工業貿易署甄美薇署長介紹《遊印有餘》;

(右)晚宴當日《遊印有餘》攤位人頭湧湧,嘉賓對於書籍均有高度評價。
活動花絮
更多照片,請到本會面書專頁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