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沉沒2020》動畫劇集中,繁華喧鬧的城市,頃刻間,被突如其來的地震所摧毀。高樓大廈塌陷、東京鐵搭斷掉、道路的裂開,熊熊的大火吞噬人們的家園,宛如世界末日。你有沒有想過,倘若香港遭逢這大地震災難,一切的景象會是如何?今期,月刊邀請到香港漫畫家、插畫師蘇頌文(Pen So)訴說著黑白線條的故事,談及如何描繪出腦海裡的《香港災難》,還有建構出遊走於幻想與現實的《禁靈書》,呈現出Pen So的黑白世界。 文.卓詠欣 / 圖.受訪者、卓詠欣 重拾筆桿 走進黑白間 大家有沒有曾試過將盤踞在你腦海中的畫面躍然紙上?香港漫畫家、插畫師蘇頌文(Pen So)就以繪畫寄意,摒棄七彩斑斕的色彩,以黑白層次感堆疊出現實與想像的香港。Pen自小著迷於繪畫,早年曾與多位朋友合夥開設設計的公司,然而日復一日的工作讓他感到倦怠;在被疲憊抽空之際,他加入了漫畫班的課程,再次拿起筆桿,點燃黑白的繪畫世界,「當時,馬榮成和李志清在動漫基地舉辦了四節的『漫畫大師班』課程。上課後,驚覺每一個人學員的遭遇與自己相似;大家也是工作多年,業餘喜歡繪畫,可惜沒有途徑發表作品。於是,我們就自資製成一本漫畫大師班的作品集。」這數十頁的漫畫格子流竄著他們對繪畫的熱血,更是Pen出版個人繪本前的第一個作品。常言道,有麝自然香,其後多間出版社陸續找上Pen,2016年出版個人繪本《香港災難》、2017年與作者余兒合作出刊《九龍城寨:浪漫大逃亡》場景故事畫集、2019年更出版懸疑書籍《禁靈書》等等,黑白線條進駐讀者的視野和腦海。 佇立在城市的頹垣敗瓦之中 有人會說香港乃為一片福地,佇立在城中,我們沒有經歷過地震海嘯之災;沒有人能預料未來會發生的事情,有時候現實比電影更荒誕不經,或許他朝一日,災難日子就在我們眼前。Pen So在2016年以筆記本的形式創作出《香港災難》,一筆一劃呈現出香港淪陷的景象。「還記得,日本有一本插畫集名為《東京幻想》,它是以廢墟為題。許多人會認為香港是一個福地,沒有什麼天災地震海啸,更甚少這類別的作品,於是就嘗試繪畫出香港廢墟的景色。」他翻開手上《香港災難》為我們講解著。《香港災難》並非單向的繪本,Pen隨後從書頁中抽出「要支持下去」的紙條說:「當有第一本實體書後,就會開始思考如何把繪本變得人性化,讓讀者更為投入,於是加上信件、便利貼、卡、新聞,繼而推進這些故事。」正因這些各種各樣的附加素材,穿針引線撮合著情節,讓讀者宛如身處在災難場景。「我是阿蘇,是一名畫家。如果你撿到這本寫生簿,可能代表我已經在這場大災難中死亡。請你保留它。如果將來有機會,請你幫我發表這本寫生簿。它記錄了我親眼見到的香港災難日子。」他以親手撰寫的筆跡開啟著這繪本故事,從中還有與聾啞人士溝通的手寫對話,讀者的角色就像偶然拾起了一本筆記,窺視著畫家的眼見所聞。 揭開繪本,眼看黑白筆觸描繪著彌敦道路牌的傾斜、小巴街道被被暴雨淹沒、高樓大廈的倒下,這既是一本訴說災難的繪本,更是發人深省的故事。「我希望每一個故事也有一個概念,可以帶到信息給予別人。在香港、台灣、東京等亞洲發達城市中,香港的環保意識是最低的;尤其印象深刻是,家附近的環保分類箱的環保工作多在於形式。於是,我透過構思故事:如果這個環境有人性,我們這樣破壞環境時候,自然可能會以天災來向我們報復。」他的繪本作品延伸著環境保護的議題;無疑,近年的山火、地震、全球暖化、甚至現在疫情下,同樣地讓人類自詰究竟災難為何會發生。 「拆開書套後,讀者可以進入了一個異想空間」…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