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購物車內沒有商品!
香港印製大獎創造了一個平台予各大專院校學生在投身商業社會前,率先嶄露頭角、大放異彩,能讓學生的豐富創意發揮得淋漓盡致,成功作品的背後總離不開悉心培育後進的幕後功臣。
今次的訪問就邀來兩位成就獲獎學生的功臣,剛新任卓越培訓發展中心(印刷業)的中心主管黃卓欣女士(Cherine)、香港知專設計學院傳意設計學系講師陳承宗先生(Billy),以及憑藉「燈火欄柵」紙品燈飾設計,摘下第三十三屆香港印製大獎—「環保創意產品」金獎的學生張曉楠同學(Eunice)。三代印刷設計系師生,暢談從一件產品的誕生,至三人在學校與職前教與學中的歷練。
▲(右起)卓越培訓發展中心(印刷業)中心主管黃卓欣女士(Cherine)、香港知專設計學院傳意設計學系學生張曉楠同學(Eunice),以及香港知專設計學院傳意設計學系講師陳承宗先生(Billy)。
日期:2023年10月4日(三)
地點:香港知專設計學院
印:香港印藝學會
黃:黃卓欣女士(Cherine)| 陳:陳承宗先生(Billy)
張:張曉楠同學(Eunice)
「燈火欄柵」紙品設計
印:首先請Eunice介紹一下「燈火欄柵」紙品設計。
張:以往和香港文化主題相關的印刷作品從外觀上看,色彩繽紛和飽滿,而「燈火欄柵」的用色卻沉實,因為這是我自己的回憶,我想把回憶和懷舊的感覺呈現出來。小時候曾跟家人到街市買餸,香港街市舊貌和街市相關元素,如:「通花鐵閘」和「雞蛋燈」,仍若隱若現在今次作品中。因應環保主題,作品沒有使用「過膠」技術,我純粹運用不同紙料特性製造出不同層次感。還有我亦在「通花鐵閘」上鏤空透光,令視覺效果更加豐沛。
作品只運用物料特性來設計,我用了很多時間來不停地嘗試不同紙料,如鏤空光影的組合所營造的層次感,非常感謝學校提供適當空間,讓我最終能成功將製成品面世。
黃:「燈火欄柵」其實是一件結合創意與技術的作品。首先,在物料方面,現時學生所有設計功課,我們都會邀請紙業來向同學分享不同物料及其限制,尤其印刷對紙的品質有極高要求,比如說紋理、透光度、堅硬程度和磅數等,不同性質的紙對摺疊效果有不同程度上影響。除了以摺疊方式,當中「雞蛋燈殼」充分運用紙的特性,與水融合在一起,透過再造紙的方法,結合氣球完成燈泡設計。我們都很欣賞Eunice在製造過程當中,善用紙的特性,如原漿紙的摺疊和透光度,以及溶解特質。我們有專門學科去講解印刷物料(Printing Materials),相信激發Eunice對紙張特性的想像力有很大幫助。
在設計方面,傳統主題的設計有很多類型,在思考及挑選設計元素上,Billy向Eunice提供很多參考來激發學生的創作靈感。你們會發現到「燈火欄柵」背面有一位手拿紅色膠袋老婆婆拖著小女孩,走上唐樓階梯,讓想起朱自清的背影,這也正正是Eunice想藉此作品帶出與家人回憶。
陳:Eunice的作品使用多種原色紙,運用其質感營造出不同層次。學院有各類的印刷設備,及紙張切割的機器,以配合同學在設計上的不同需求。Eunice非常勤力,大家看見作品的鐵閘其實是趟動式,當中她嘗試了不同版本,務求開門和關門動作流暢,從而提高使用者的體驗。
另外,作品上的燈可以被替換的,我們學科一直培養學生物色一些合適的電子科技,鼓勵創作出紙與不同媒介合併的設計,不再只是純粹的紙類產品,而是在觀賞性和實用性之間取得平衡。
學生須能精通設計的電腦軟件,作為職業教育培訓,我們希望他們所設計的產品都可以商品化和量產化,全純手工的作品只不過是一件藝術品,所以在配合前期設計的檔案輸出,我們都建議學生須考慮當大量生產的狀態,我們也常與印刷企業接觸,讓學生設計能遵從行業準則以推出市場。
今次作品從商業角度來說,也可以延伸出一系列「香港懷舊」文創產品,如使用其他紙張種類和特性所製造出有別於「燈火欄柵」鐵閘花樣的另一種回憶等。
「字療對對碰」桌遊設計
印:不如請Billy為我們分享一下「字療對對碰」桌遊設計從零到一的製作過程。
陳:「字療對對碰」是由兩位學生(陳曉文和劉映男)合作誕生的,他們對於孩童學習文字主題有興趣,所以他們在前期資料搜集時,發現了香港對讀寫障礙的治療及配套並不多,便產生了製作一套幫助這類小朋友辨認和學習文字結構和組合的想法,並以桌遊(Card Game)形式設計。玩法簡單易懂,把文字部首和部件拆開,要求玩家在限時內配對出最多的中文字組合,利用競技方式促進有「讀障」小朋友熟記特定中文字。
兩位同學並不是隨便胡亂東拼西湊,創作初期,曾以教育局所制定小學生常用字表為參考藍圖,重新整合一份新清單,認真考慮現時中、小學生所要求的字匯量。故此,這款桌遊都有其延伸性,任何字都會變成一種玩法,今次作品正是以幼兒及小學生為一個試點。為了吸引玩家,桌遊以外亦製造出相關周邊產品,如紀念品、文儀套裝、貼紙,共同包裝成同一系列,也可以當作幼兒教學套裝。
他們的作品是完全在學校生產製作的,但設計檔案是可以量產的,只要有充足成本,亦有潛在商品化的可能。所以在包裝結構、使用方式、卡牌質感,都會從物料和結構上進行考量,不是純粹展現產品設計概念,而是製作一個實體產品,可供人接觸和體驗。
印:他倆在創作過程中曾遇到甚麼困難?你們又如何協助?
陳:每年都有不少同學製作與桌遊相關的設計品,而我們一直強調要求同學必須要測試,特別是用家體驗較著重的產品,兩位同學事前在產品設計初步階段,邀請了身邊同學、家人和親戚試玩,然後篩選和調整產品內容,當時他倆花費最多時間、最困難的地方,就是遊戲基本規則,要為特定使用對象來制定這個設計的方向。我們可以幫他們安排各年齡層的用家試玩流程,收集用家數據並整合成報告,以改良產品。
從學校教育到職場實踐的對位摸索
印:兩位身為HKDI導師,請你們分享一下近年來教學經驗和感受。
陳:如果以我的觀察來說,我見到近年同學們都有顯著進步,就是學習速度越來越快。現在他/她們可以利用互聯網學習,如電腦軟件功能,我只需要直接跟他點明清晰的方向,下一步他背後進行資料搜集、看教學影片,增進自己更多知識和技術。
黃:我們在授課過程中發現同學具備潛在的創意,能否發揮這項能力,並將創意一步一步實現於產品身上,導師的意見正是給予學生很多不同的啟發。作為老師,我和Billy培訓選手參加世界技能大賽,同時我也是ISO的專家,擔任了世界各地不同印刷及設計比賽的評審,我們會結合行業的發展將值得學習的優秀作品和技術在課上給學生觀摩、體驗和啟發。無論老師,抑或學生,參加比賽都富有意義的,我記得第一次參賽時候,雖然沒有得獎,但我們老師都學到很多。教學過程是雙向,學生從我們身上吸取新知識,我們也在學生身上找到新的創作題材,然後結合一切在作品中表現出來。
印:近幾年香港印製大獎的學生參賽作品都很創新,你們有沒有考慮日後擴展到印刷企業 / 買家,為同學在商業世界賺取書本以外的實踐經驗?
黃:去年我們嘗試推動學生、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和印刷企業三方合作,推動產學研。我們和品牌公司、幼稚園和食品公司合作,希望讓學生能透過真實項目實踐設計創意和掌握生產技術。
▲ HKDI學生參與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實習工作坊
陳:我們也在暑假帶學生到內地實習,讓他們了解大灣區的工作環境和生活現況。中港兩地並不是一條平行線各自發展,而是可以互相交集、取經,因為內地有值得借鏡的地方,而香港也有值得引以為傲的地方。其實兩者可以相輔相成,對學生和廠家都是雙贏。
我認為最重要的是,他們所欠缺的不是本身的能力,而是投身業界的機會。譬如Eunice決定參與職學計劃(Earn-and-Learn Scheme),她遊走於學校與職場之間,相對於其他同學,我們可能只帶他們走出課堂以外的參觀,讓他們了解將來畢業後所預想的工作環境,或者未來潛在的合作夥伴。
黃:我們當然期望可以再做多一點,但我們都要按部就班,慢慢摸著石頭過河。我們最希望V TC學生的設計作品可以在行業上取得很好迴響。這都是我們一直希望推動和做的事情。
▲ 紙行到校分享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