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界前景 專訪今日出版

Posted by editor 文字: 邱潔瑩 圖片: 受訪者提供 31/01/2023 0 Comment(s) 專訪文章,

出版的喜與悲 — 今日出版
香港出版業除了大型出版商及書店外,亦存在着不少獨立營運的書店及出版社,讓香港閱讀文化不斷地延續,今日出版就是當今業界活躍的獨立成員。


 麥家昇於2012年創立今日出版,主要出版兒童及流行讀物。

麥家昇先生(Karson)從事多年資訊科技行業,於2012年卻誤打誤撞下走進出版界,並創立今日出版,發展至今已逾十年時間。細問他入行的原由,皆因十年前幫「香港搖滾之父」夏韶聲出版《陳仔》一書,從印刷至出品整體皆是超出預期,讓這位音樂人感到相當滿意,自始陸續出版不同類型的書籍刊物,為自己累積豐富的出版經驗。「十年前創業時,當時的閱讀風氣主要集中流行讀物,著名作者的書會比較受大眾歡迎,只要作者來到書展現場,就會出現長長的人龍,讓氣氛高漲熾熱,因此覺得出版是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一轉眼已入行十年。」Karson細說當年入行的經過,是充滿熱血及對前景抱有希望。可惜的是近年閱讀文化轉移到網上,很多資訊也可從網上隨處可得,甚至作者也轉移到社交平台上發佈,變相更加少人願意花錢去購買實體書,市場瞬間收縮,連帶實體書的銷量也下滑。有部份出版社為迎合市場口味,轉了經營跑道,各出奇謀,紛紛推出對應策略。「我很喜歡看書,也很熱愛出版這個行業,但現在閱讀模式跟以往不同,以前我們總愛到書店『打書釘』,但現在大部分讀者也轉看手機,加上書局亦不斷的結業,令經營環境更為困難,現在的潮流全是由手機作主導。」

▲ 書展上出現人龍等候作者到場,現場氣氛高漲熾熱。

「今日出版」和不同插畫家的IP聯成製作書籍以外產品,達致協同互益效果。

香港出版業正值寒冬,去年香港出版學會進行「香港全民閱讀調查」,得出紙本閱讀比例與電子閱讀相若,十八歲以下受訪者的閱讀中位數更達二十本書,遠高於2021年的十二本,反映出青少年看書的比例高是可喜現象。隨着讀者群變化,今日出版亦重新部署,將讀者年齡層往下調,並定下發展兒童讀物的新策略,從包裝設計到附送限量禮品,甚至延伸到與內容相關的文創產品,將書籍精品化,打造競爭優勢及開拓新銷路。「現在公司定位仍是摸索的階段,因為過去幾年香港經濟處於低迷的狀態,希望透過精美的包裝及產品能夠吸引讀者的關注,並追回整體的銷量。其次現在數碼印刷盛行,亦可按着市場的需求彈性印製,少至一本我們也能打印得做,讓倉租及印刷成本大大降低。」Karson預料按出版需求印刷是行業未來的新趨勢,皆因現今的打印技術已大有改善,亦有別於二、三十年前大量生產的模式,只要配合科技及平台的運用,讀者甚至可以自選心儀內容,並製成一本個性化的實體書,讓發展空間更大,將整體印刷及質素提升。但往往開發新平台需要龐大的資金支持,對獨立出版社來說是相當大的負擔,有見及此,Karson希望政府能夠撥款支持,讓印刷、出版與科技互相配合產出新火花,讓創意產業能夠不斷延伸發展。


今日出版將以兒童及流行讀物為新策略,透過精美的包裝及產品吸引讀者的關注。

▲ 今日出版受香港藝術中心邀請參與印製利志達羅浮宮主題的漫畫書《蟾宮事變》

有悲亦有喜,出版界亦是充滿趣事與機遇,Karson坦言與很多作者發展成為朋友的關係,亦見證很多年輕作者成長,是很大的感受。最深刻的莫過於與「香港獨立漫畫之父」利志達合作出版《蟾宮事變》漫畫,如同粉絲與偶像合作的感覺,是充滿期待與驚喜。自出版PEN SO的《香港災難》後,今日出版已獲得業界的認同及回響,隨後受到香港藝術中心邀請參與印製利志達羅浮宮主題的漫畫書,讓香港漫畫、出版、印刷及藝術家一同推送到海外。「法國人視漫畫如同藝術品,地位超然,2003年開始羅浮宮有一個名為『BD Louvre』漫畫計劃,是希望多些人留意羅浮宮,並讓羅浮宮年輕化,館方覺得利志達的畫風很適合,加上他本身在歐洲已經十分有名,所以邀請他創作羅浮宮主題漫畫《蟾宮事變》,這本漫畫一共出版了法文及中文兩個版本,亦因此讓他成為香港漫畫第一人。」是次羅浮宮與香港漫畫家跨界首次合作,產生了無限的可能性,一扭羅浮宮刻版的形象,亦打開了香港漫畫、出版的先河,讓香港出版、印刷甚至藝術家走進國際。

 


▲ 著名漫畫家一利志達先生為其復刻作品《草莓妹》簽名


▲ 利志達於香港藝術中心舉行《蟾宮事變》分享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