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動深水埗:DX設計館形塑社區創意新地標

Posted by editor 文字: 香港印藝學會 圖片: 香港印藝學會及受訪者提供 21/10/2024 0 Comment(s) 行業動態,

12月3日,香港設計業界年末盛事——由香港設計中心(Hong Kong Design Centre,HK DC)負責營運的新時裝及設計基地DX設計館即將在深水埗通州街盛大舉行開幕儀式,象徵著HKDC 踏進了另一個歷史新進程。

在此之前,《香港印藝學會月刊》非常榮幸得到香港設計中心主席嚴志明教授(Eric),聯同兩位副主席陳一枬教授(Viveca)和梁志天先生(Steve)預熱訪談,從項目統籌、建築特色及宣傳推廣的三大方向,率先向各位印藝讀者透露一下新總部DX設計館第一手最新資訊動態。

▲ 2024年4月18日,由香港設計中心負責營運的DX設計館舉行開工儀式。

香港設計中心與深水埗

DX設計館的命名由來,源自於Eric他們前幾年所提出的一個迷思:設計之於商業社會的關係,甚或思考HKDC可以如何將設計跟香港彼此連結在一起,迸發出新的形式和意義。

從表層字義來看,“D”明顯指的是設計(Design),Viveca進而加以延伸為各種設計專業(Discipline)範疇,因為現在設計業所涵蓋的範圍很大,而且很接地氣、貼近民眾,從城市規劃到商廈建築,從平面、視覺傳意到多媒體創作,從室內及家具到時裝、珠寶配飾產品等工業和品牌設計,幾乎滲透了社會每一個角落,設計成為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至於“X”的象徵意涵,借用了數學算式常見的乘號,意謂相乘(Multiply)、聯乘(Crossover),Eric表示HKDC一直竭力推動香港設計產業漸趨多元化,而每位
本地設計師到時候能使用DX設計館的空間,在舒適的環境底下,可以跟其他不同行業的商家會晤商談合作、與其他設計師朋友聚會分享個人心得或經驗。

稍微回顧一下HKDC的遷址軌跡,過去20多年以來,HKDC先後曾於半山堅尼地道28號(現為前行政長官辦公室)、九龍塘達之路72號創新中心一樓
(InnoCentre)以及荃灣南豐紗廠作會址,「剛成立之初,HKDC已經處於商務及經濟發展局(Commerc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Bureau,CEDB)的體系架構內,無論經費,抑或地方空間,都是全由政府提供,初代會址是一幢歷史建築,時常要維修保養,地方相對僻遠,對用家來說,不消說多麼不方便。之後搬到九龍塘和荃灣,我們就意識到倘若每隔幾年恆常地遷移,自然增加額外成本開支,所以當年我們向政府反映希望能物色一個固定的(Permanent)辦公場所。」Eric說道。

"如果真的想打造出一個Creative District,大體上跟經營商場別無二致。"

當前新會址其實屬於市區重建局(Urban RenewalAuthorit y,URA)在深水埗新樓盤「映岸」的底下五層,原本計劃用於商業用途,但看到周圍密集的商場,Viveca認為這個項目面臨不少挑戰。礙於其地理位置和交通系統令使用者不便,但可以借鏡美國紐約曼哈頓下城蘇荷區(SoHo),從昔日鑄鐵工業的歷史建築群,搖身變為今時今日世界著名的文化藝術社區,同樣地她視深水埗為特別場域,既老舊,也有一點年輕化的跡象;至於DX設計館的商業模式概念,「現在周圍都是商場,自家生意也不好,旁邊另一個商場就沒有意思了。當下的問題,就是商場屬於商業性質,必然透過引入大型連鎖集團的商店進駐,每月定期收取租金才得以生存,不過事實上,內循環經濟很難締造出真正的創造性旅遊,長遠來看好像缺了一塊拼圖。基於經濟效益,模式上看似不是商場,但本質上大同小異。除了招攬零售業(Retail)夥伴,同時我們會擺設其他不同類型的展覽,藉此吸引更多人特意前來。」Viveca 闡述。

Eric 進一步交代當時深水埗民政事務處專員(District Officer)亦很希望將深水埗區打造成別具特色的地標,「深水埗素來被標籤為人口老化嚴重、貧窮的社區,但在我們眼中,近年來深水埗大南街為最具活躍的區域,整條街道兩邊店舖充滿多元文化氣息,有文創有人手工藝有懷舊風格有咖啡店有書店有藝術空間,及此政府透過HKDC和DX 設計館擔起及發揮「定錨」(Anchor)的功能,令到整個深水埗區變得最活力、最有創意,塑成一個不分任何行業的Creative District,繼而可以跟其他鄰近的商場、附近舊式手工業店/年輕商戶聯動合作舉行活動,共同交織成商業及文化圈生態,振興當區經濟,讓更多本地人和外國人進來體驗DX設計館搬進深水埗後當區的人文景觀。」

"… … 還不止於此,而且你們也要參與其中。"

Viveca進一步補充說明,「DX設計館未來會安排很多不同類型的節目(Programme),各階層 / 行業人士屆時就體驗到各自不同的參與性,無論是某種社群團體,抑或是國際大人物亦然。這種參與性與人際聯網(net working)並非單純只是交換名片、社交媒體等等淺層社交,而是雙方真真正正坐在這裡(DX設計館)進行深入交流,這將會是我們HKDC獨特的優勢(Edge)。」

DX設計館的獨特性

有別於HKDC昔日總部,整幢DX設計館,合共5層,Eric並不希望DX設計館只是設計師聚集場所,其實也可以在這裡舉辦如新品發布會、年輕設計師的個人演講等等各種形式活動。接著,Eric稍作介紹了其中一層的「設計師會館」(Designer Lounge),主要開放予設計以外的其他不同行業的商家,又如非牟利的商會組織,藉以加強與他 / 她們聯繫,鼓勵多用一點DX設計館的設施及資源,一方面提供、製造了跟專業設計師的溝通機會,可能造就了雙方的合作契機;另一邊廂,HKDC也如其他大學一樣,設有設計圖書館和設計物料館(DX Material Studio),內含與設計方面有關的豐富館藏,能激發了每位使用者創作靈感的優質原材料,譬如說用蜘蛛線提煉出來的織物(Fabric),硬度比一般織線強,可製成手錶錶帶,或如循環再用物料如錄音帶,在設計師創意中,化成一件衣服的主要紡織成分。

再說,一樓位置設有設計展覽館,每時每刻都會籌辦不同設計及藝術類型的展覽;再上一層,就是設計博物館,由常設展覽「香港設計歷史」(Hong Kong Design History)和為期半年的短期展覽「亞洲設計脈沖」(Design Pulse Asia)兩大部分組合而成的,後者展覽日後可能會定期替換成其他主題。Eric繼續說道,「用作時尚快閃館(Fashion Pop-Up)的地下樓層,以短賃形式招租,為期一至兩個月,要知道現在很多新生代時裝設計師在外租借地方展示個人品牌,但大多時候被捆綁大抵一年以上的租約,對他 / 她們而言,著實有點困難。所以,從契約者身份來說,我們相對地彈性,而且他 / 她們更可以考慮與其他設計師朋友合租,並有機會訓練自身真正面對 / 接觸市場的能力。」

身為DX設計館項目督導委員會成員,Steve認為這個新基地可讓HKDC更充分發揮橋樑的角色,連結不同設計領域、業界、政府和普羅大眾,並作為中西文化交流的平台。他提到︰「DX 設計館設有很多不同功能的空間,例如Communit y Hub(設計前館)、設計展覽館、設計博物館、Fashion Pop -up(時尚快閃館)等等,讓不同的設計領域透過不同的形式呈現在同一個載體內,產生更多連結與交流,連通社會、大灣區、中國以至全世界。

此外,這個建築最大的特色是很多空間都是多功能的,即是其內容可以隨時間而作出調整與改變,成為一個『活』的空間,提供一個最佳的建築框架(Infrastructure)。」他特別提到:「新基地最引人注目的空間是二樓的『創意階梯』(Creative Steps),是這個建築唯一一個雙層樓高的地方,樓底高達9米,加上落地大玻璃窗的設計,提供了優質的場地環境,非常適合舉辦多元化展覽、講座、時裝表演秀等活動。」

內外宣傳策略與媒介

相距開幕尚餘不足兩個月,談起當日活動詳情細節,就規模而言,Viveca參照了去年(2023年)11月深水埗「大灣區創意之夜」(GBA Creative Night),「除了本地設計業界以外,今年年底的開幕禮還將會以「團體旅遊」(Tour Group)吸引更多國內設計師/ 中、小型企業來港參與、觀摩一下我們的DX設計館。在此我們先要依靠傳媒的力量。」

比方說,Viveca基本上會安排開幕前的傳媒導賞團,然後制定了在本地及國內的一系列宣傳策略,「目前來說,我們有兩個主要傳播媒介,一是日常社交媒體(Social Media),包括國內小紅書、抖音、微信和微博;另一是中國中央電視台,只要有國家級電視媒體加持,整件事會變得很有官方認證價值,更易引起國內朋友對我們設計中心新總部的關注,成為香港旅遊景點之一。」